國蘭資訊
與科學共進 與健康同行8月3日,農業農村部新聞網站通報,遼寧省沈陽市沈北新區發生一起生豬非洲豬瘟疫情,這是我國首次發生非洲豬瘟疫情。疫情發生后,農業農村部根據《非洲豬瘟疫情應急預案》啟動Ⅱ級應急響應。當地按照要求,啟動應急響應機制,采取封鎖、撲殺、無害化處理、消毒等處置措施,禁止所有生豬及易感動物和產品運入或流出封鎖區,沈陽市已暫停全市范圍的生豬向外調運。目前,該起疫情已得到控制。
農業農村部獸醫局專家強調,非洲豬瘟不是人畜共患病,病毒不會感染人。同時,提醒生豬養殖者,要嚴禁從疫區調運生豬,注意做好日常消毒工作,盡可能封閉飼養生豬,采取隔離防護措施,盡量避免與野豬、鈍緣軟蜱接觸,嚴禁使用未經高溫處理的餐館、食堂的泔水或餐余垃圾飼喂生豬。一旦出現不明原因死亡異常增多且有豬瘟類似癥狀的,應及時上報當地獸醫部門。
非洲豬瘟的簡史
非洲豬瘟(African swine fever,ASF)是由非洲豬瘟病毒(ASFV)引起的一種急性、熱性、高度接觸性傳染病,其常表現出全身出血、呼吸障礙和神經癥狀等臨床癥狀,具有病程時間短、高病死率等特征,給受災國的養豬業造成嚴重的影響。野豬、家豬和蜱是ASFV的宿主,目前,缺乏的ASF疫苗和治療方法,因此,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傳染病,同時該病也是世界動物衛生組織(OIE)的法定報告動物疫病之一。
1921年,非洲的肯尼亞首次報道了ASF疫情,隨后在疣豬體內分離發現了ASFV;南非(1928年)、安哥拉(1932年)以及除萊索托和斯威士蘭之外的所有非洲東部、南部、中部國家均有疫情報道;1957年,ASF首次從非洲大陸傳出,并于葡萄牙的里斯本地區暴發疫情,雖然當時疫情很快得到控制,但仍然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;1960年,葡萄牙地區又暴發ASF疫情,隨后蔓延至西班牙、意大利、法國、比利時、荷蘭、馬耳他等歐洲國家。到1995年為止,除了在意大利的南撒丁島還有小范圍流行以外,歐洲國家通過撲殺等措施已根除了ASF。1971年,古巴首次出現ASF疫情,并于1978年再次暴發疫情;隨后巴西、海地、多米尼加共和國等加勒比地區也出現疫情。2007年,ASF再次發生遠距離傳播,首次進入高加索地區的格魯吉亞共和國,隨后疫情相繼蔓延至亞美尼亞、俄羅斯和阿塞拜疆等地區,甚至進入到東歐的波蘭、拉脫維亞等地區,進而在該地區形成一個新的ASF流行區域,并出現向更大范圍流行的趨勢。